“三高”已经成了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数以亿计的患者每天都奋斗在抗“三高”的一线。然而即便如此,因“三高”诱发相关疾病而丧生的人仍然不计其数。
为此,许多患者急于求成,一心想要尽快降低“三高”,只求它越低越好。但血压、血脂、血糖降得太低真的更有利于健康吗?
以下5类人的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
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人
对于合并冠心病和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一个区间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80mmHg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患过脑卒中(中风)的人
发生过中风的患者血压不宜低于/70mmHg,有研究发现,一部分发生中风的病人虽然白天血压很高,但到了晚上则血压急降,此类患者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的人
6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即使有蛋白尿,血压也不应低于/70mmHg。
年龄大于65岁的人
由于老年人全身动脉硬化,血压过低尤其舒张压过低可能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目前对无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最低安全限度还未确定,因此要听取专业医生建议,及时调整药量。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收缩压mmHg较为合适。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血压高,应积极采取治疗,否则容易损害到肾功能。
血压过低时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促进血液流动,血液流通速度慢易形成血栓。特别是本身有脑血管狭窄的人,血压过低时会增加缺血性脑中风发作几率。
低血压的预防及应对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如:蹲-站、坐-站、卧-站,动作一定要缓慢。此外,不要吃得过饱、出汗后及时补水等,也有助于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发生低血压时,可以喝一杯淡盐水,能快速补充血容量,促使血压上升。
血脂越低越好吗?
血脂是人体内的中性脂肪,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它不仅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还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的原料。如果血脂水平过低,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必将受到影响。
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mmol/L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mmol/L相当。尽管脑出血发病率随胆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胆固醇低于3.64mmol/L时,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高,而且缩短寿命。
血脂偏低往往是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所以更需引起重视和警惕。由此可见,血脂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应该使其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方面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又不致危害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没有冠心病和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其血脂总胆固醇最佳范围为5.2~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要小于3.6mmol/L;
如果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但无冠心病史和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总胆固醇应小于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3.12mmol/L;
冠心病患者总胆固醇应小于4.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2.6mmol/L;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水平跟冠心病患者应当一样。
维持胆固醇平衡很重要
①控制摄入量: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当减少动物油、植脂末(奶精)等的摄入。
②降低胆固醇吸收:适当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植物甾醇的摄入,如:燕麦、糙米、豆类等,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吸收。
③护好肝脏:平时应减少熬夜、喝酒、盲目用药等伤肝行为,可适当多吃优质蛋白、维生素C/E,Ω-3脂肪酸,有助于保护肝脏。
④适当补充益生菌:
肠道健康对于胆固醇的平衡很重要。平时可适当多吃酸奶、奶酪、豆豉等发酵食品,也可补充益生菌制剂。
血糖太低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糖
低血糖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糖。
当出现低血糖时会使得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升高,促使血管收缩,有很多老年人存在血管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收缩会使得重要脏器如大脑、心脏和肝脏供血不足。
当出现低血糖后,血管在狭窄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缩,势必会引起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甚至会危及生命。
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得心脏和大脑缺血和缺氧,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低血糖会损害心脏传导系统,容易诱发心律失常。也会使得大脑营养供应不足,脑组织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症风险。
血糖含量过低时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对肾脏带来损害,甚至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生低血糖时最重要的就是及时补充糖分。
轻中度低血糖患者可立即吃点葡萄糖、蜂蜜、果汁。15分钟后监测血糖,若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应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严重低血糖,出现抽搐、昏迷等表现时,家人不宜给病人喂糖水,否则可能造成窒息。此时应就近送医或尽快拨打,静脉输注葡萄糖。
不要盲目追求血压、血脂和血糖过低
其给身体带来的危害过犹不及
本文综合整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