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人到老年血脂偏高一点可以吗?如果需要降下来,降到多少就合适?
心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也是最终的第一死因。造成心脑血管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即是人们所熟知的“三高”,三高的发生既是人体自然老化的一种结果,同时也与生活和疾病因素有关,我们无法阻止生命衰老的进程,但却可以尽所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疾病预防来延缓这种进程,其中对“三高”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三高”之所以会引发心脑血管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三高”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高血糖与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在此基础上血液中的脂肪就会乘机沉积在这些损伤处,进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导致血管脂质化而引起粥样硬化及斑块,或堵塞血管引起梗塞性疾病,或血管发生破裂造成出血性疾病。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对于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高血糖与高血压,不仅与自身的调节机制有关,也与胰岛细胞、心脏等重要的组织器官功能强弱有关,而人到老年器官功能的退化不可避免,强求把血糖、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难度比较大,况且过于严格的控制反而会影响本已衰退器官的功能,所以对老年来说其控制的目标可以有所放松:
比如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7.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1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高龄老人可以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以下
但是对于血脂的控制就要比较严格了,因为血管内皮损伤了,如果少有脂肪的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机会将大大减少,特别是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人,降低血脂可以阻止与减缓血管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况且损害血管内皮的因素除了高血糖、高血压,还与吸烟、饮酒、熬夜、缺乏运动等等因素有关,所以严格控制血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所以,人到老年对血糖、血压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但对血脂的控制却应当严格,甚至不能以普通正常值的标准来要求,特别是对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要更加严格控制。如果把血液中的脂肪比做“小偷”,血管内皮比做“房子”,小偷要想进入房间偷盗,必须有进入房间的作案工具,而低密度脂蛋白就是作案工具,“没收”了作案工具,偷盗行为的发生也将大大减少。
那么,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下来,降到多少合适呢?
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3.37mmol/L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时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2.6mmol/L患有冠心病、脑中风、肾病等时低密度脂蛋白应小于1.8mmol/L
需要说明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与人体的脂代谢功能密切相关,人到老年功能下降,靠自身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难以实现,往往需要服用降脂药给予帮助,而长期服用降脂药对身体又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很多老年人担心长期服用降脂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事实上,现有的资料显示,75岁以下老年人长期服用降脂药所获得的益处远大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大于80岁的老年人所能获得的益处由于缺乏大样本的调研,还没有详细的报道,但总的来说全因死亡率还是有所下降的。
当然无论老年人服不服用降脂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干预治疗的基础,但一定注意不要过苛刻自己,比如饮食中要尽可能多样化,更加注重营养的全面合理,运动时也不应过于强烈,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此外,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急,更不要怒,活了一辈子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