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埋海底800年“南海一号”初露峥嵘_文化考古_雅昌新闻
经过十多位考古潜水员历时40天的 水晶宫 探宝, 南海 号 首期试挖掘工程昨天(27日)圆满完成。本次挖掘发现,这艘浸泡海底800多年的古木船船体木质保存完好。南海Ⅰ号的发掘现场,沉箱和船体一起露出水面50厘米。曾强 人民图片 南海一号 考古发掘进入关键阶段,现场已测出船舷位置。曾强 人民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馆长张万星告诉,根据事先安排工程进度,首次露脸的水底 沉箱 昨晚再次灌水,实行水底 沉睡 保护。张万星透露, 南海 号 挖掘进展顺利,博物馆可望在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发掘现场:淤泥保护 船舷甲板千年不烂 站在观望台向下俯瞰,在长60米、宽40米、高12米的世界首个室内抢救水下文物的特殊海水 水晶宫 内,露出的这只长30.4米、宽9.8米、高逾4米且锈迹斑斑的铁沉箱里,就是令世人瞩目的 南海 号 船体。广东省水下考古队的10名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做第一阶段最后试挖掘收尾工作。 古船甲板平面上共被挖出4个探方,每个约4平方米。其中1个位于古船左前舷,3个位于船体中部。考古人员说,船中间的3个探方都发现有瓷片、陶器之类的文物。探方中的文物分布在多个夹板层次之间,每个夹板之间都藏着大量的陶器、碗碟等文物,被小心翼翼地清洗、整理、移出。而最大的发现就是:确定了船体两边船舷的存在。裸露出来的小部分船舷木质特别厚、坚硬,基本上没有出现腐烂迹象。 让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博士魏峻惊叹的是, 南海 号 试挖掘取样部位的部分上甲板完好无损。在过去,通常国内出水的清代以前的古沉船几乎没有一艘能保住 上甲板 。 由船舷和甲板的建造木板的颜色依然保持*色色调,可以推断因碳化而产生的黑点部位不多。 这要归功于覆盖在南海 号周边的淤泥。 魏峻博士说,这些淤泥土质细密, 犹如混凝土,从而为南海 号提供了天然的厌氧保护条件。因为,厌氧菌能排斥其他生物的存在,从而有效地防止船体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