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患者阮先生,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口齿不清后,前往清镇市一医急诊科就诊,经接诊医师结合症状检查,诊断为“脑卒中”(中风)。
急诊科医师意识到卒中患者的危急性,立即开通脑卒中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启动相关救治流程,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
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从而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偏瘫。“左侧大脑中动脉是指挥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针对该血管闭塞情况,如果不及时实施手术开通血管,将会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可能会终身瘫痪,甚至死亡。”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付航说。
在血管上“绣花”让血流畅通无阻检查的结果比想象中还要糟糕,救治气氛也显得更加凝重。救治团队成员开始分工协作,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讨论手术方案、进行术前准备。
最终由脑卒中中心神经外科、导管室、麻醉科等科室专家组成手术团队,合力对患者实施“脑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成形”微创介入手术。在如此重要部位的血管上放入球囊支架,需要手术团队拥有绣花般的功夫,掌握的技术不仅要稳定,还要更精准,稍有操作不当,就会给手术带来一定风险。最终凭借救治团队精益求精的技术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6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闭塞的脑血管得以再通,偏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经过约两周的专科康复治疗后,患者治愈出院。
“阮先生患有高血压2年多,平时吃药不规律,加之发病时未及时到院就诊,为疾病加重创造了机会。”付航说。
据付航介绍,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四高”特点,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致死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病后4.5小时的*金时间内给予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血管再通治疗。时间就是生命,再此呼吁广大患者如发生“脸不对称、口齿不清、手臂单侧无力”等情况,应立即拨打医院就诊。
加强组织高效保障患者生命据了解,医院作为清镇市脑卒中防控中心,主要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10余个核心科室组成。
据统计,静脉溶栓治疗年38例,年至今90余例;介入手术治疗年90余例,年至今余例,相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何防中风?医院专家教你早发现、懂急救,会预防!受访专家: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教授赵性泉
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发的《~年区域、国家和全球终身中风风险》研究显示,中国人的中风风险全球最高,高达近39.3%,位居全球第一!①
“一提到中风,马上想到了卧床、偏瘫,就很害怕。其实,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尤其是预防至关重要。”赵性泉介绍,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脑梗发病的时候非常迅速,给我们急救治疗的时间窗很短,几个小时的时间窗。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一点都不夸张!
早发现:识别预警信号和发病征兆识别预警信号:记住“中风”口诀1:看1张脸,病人是否出现口角歪斜、脸不对称的情况;
2:看2只胳膊,两只胳臂向前平举,如果5秒钟内有一侧无力下垂,就可能是中风征兆;
0:0(聆)听语言,病人无法完整清晰地说话,也无法听清别人说话,也是中风症状之一。
:就是脑梗发作后,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2发病前,可能出现更早的征兆有一些病人在脑卒中前也会有一些先前发作性的症状。这个症状持续比较短,可能持续几分钟,一两分钟,病人突然间感觉到身体的一种功能的障碍,和其它病的症状容易混淆。但记住它是局灶症状。
局灶症状就是或左,或右。一般以左右来分界的,左侧半身,右侧半身,右侧面部,左侧面部。如果患者就一只手麻,那没关系,因为太局部了,如果半身麻,首先要怀疑是脑中风的前兆或者症状。
这种症状还包括突然间说话不清楚了,很快就好了。还有患者突然间有眩晕、要跌倒的感觉。眩晕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偶发没关系,如果频繁发作,如今天发作了,过了三五天又有这种类似的发作,这种情况一定要高度注意,可能就是中风先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症状发作比较刻板,一直是一半身体出现症状,如果患者今天右半身麻,明天左半身麻,那么脑卒中的机会比固定在一侧的明显的要小,很少出现双侧。这种刻板的、频繁的症状,离中风可能就比较近了。
懂急救:一定做好这3点脑卒中突然发生,急救送医一定是越快越好。在脑梗发病的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在脑出血发生的6小时内接受急性血管内介入再通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可以被挽救,并且治疗越早,患者的残疾风险也会越低。我们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
1如果发现病人卒中,马上打,在急救医生的帮助下救送患者。
2保证病人的气道通畅,可以让病人就地平躺,将头侧向一边,或者侧卧。解开衣扣、宽松衣领,并且清除擦拭呕吐物,防止误吸。
3记住病人发病时间。在不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不可给病人喂药、喂水等。
4如果没有急救车,在病人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要就近选择具有动脉溶栓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急诊。
在就医过程中如何保证尽快让患者得到救治?赵性泉教授提到患者及家属要有以下三个准备:
第一,患者意识和疾病常识。知道哪些情况是脑卒中了,要抓住这个点,不要耽误。
第二,选择交通工具,最好拨打。以北京交通为例,北京交通紧张,有优先通道,可以更快。“我们经常教育患者,第1个电话要打给谁?如果老人在家里头,第一个电话要先打,然后再打给子女。来的时候子女如果能赶上可以,赶不来也得先上急救车。争分夺秒,就能节省时间了。”赵性泉强调。
第三,信赖医生,缩短决策时间。国际标准规定,医院的大门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但急救时经常遇到,家属决定治疗方式时需要20分钟、半小时甚至更长。殊不知拖延一分就多一分的危险。例如有的家庭儿子不在,女儿不做主,等儿子来再和医生谈一遍等。
赵性泉教授指出,“家属担心风险反复衡量,这个可以理解。其实医生的想法和家属是一致的。此时给到的治疗,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一定是对患者有帮助的,一定是获益大的治疗。尤其是在我们的争分夺秒的时候,要相信医生,切莫延误时机,让医生赶紧救人。“
会预防:记住生命健康七法则赵性泉表示,预防卒中首先是早筛,对自己的血管疾病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对高危风险的认识和干预。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有其中3项就视为高危人群:
脑卒中风险评估
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房颤和心瓣膜病;
吸烟;
血脂异常或未知;
糖尿病;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大于等于3次、每次大于等于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超过26);
有脑卒中家族史。
基础疾病以及高危因素的风险都评价出来,就知道你离脑卒中有多远。
此外,向大家推荐“生命健康七法则”,理想的健康因素越多,离这些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就会越来越远。生命健康七法则,包含3项生理指标和4项生活方式指标。
3项生理因素,就是在自然状态下,血糖、血压、血脂都在正常范围。
4项生活方式指标,就是合理的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不吸烟。“其实很简单,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把这7项加起来会发现,你的理想因素越多,慢病就越少,血管病的机会就越小。”赵性泉概括。
现在提倡“零级预防”,如果说一级预防是防止危险因素,那么再提前,零级预防就是通过良好的习惯,让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高危因素的机会减少,把窗口更加提前。
来源:清镇市一医、健康时报
主办: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杨珊
编审:王健
编辑:卓娜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