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靠谱吗?
最近,收到了很多关于互联网产品的评测问题。
互联网产品购买方便,价格便宜,
确实吸引了很多个你我他。
但我却不太主动推荐互联网重疾险,
即便明亚平台也提供很多线上产品。
认真亮观点:
虽然我看好互联网保险,
却不希望大家只是“网购”保险。
说说原因,简单说三点,咳咳。
NO.1
这也许是一份你买不了的保险
其实,买保险的第一步,
是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而不是研究产品。
有的产品真的很诱人,
价格低到完全不需要考虑
要不要买这个钱的问题。
但同样的,保险公司也是对准入把控得很严苛。
很多产品在核保时健康告知
必须都是“否”才过得了。
这就意味着,稍微有个结节可能都是无法购买的。
说人话,
千万不要明明有结节、有家族史、有三高,
就悄悄选了告知全部“否”。
强行购买,隐瞒告知,直接导致保单无效。
举正面例子。
碰到过一个可爱的客户大大。
因为肺结节搜罗了几户全网保险产品,几乎全*覆没。
找到我时心态已经平和到“只要能买”就好了。
有体况的网上产品真的难买。
反面例子就不举了。
总而言之,不要做一切与不如实告知相关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要标金。
No.2
这也许是一份你太将就的保险
知识点一:
重疾险按照带不带身故责任,我们分为:
纯重疾带身故责任的重疾
知识点二:
重疾险按照时间维度,我们分为:
定期重疾和终身型重疾
一半以上的互联网重疾,价格特别低廉的。
是因为,不带身故责任的,或是定期的。
按逻辑,去掉了某个条款就便宜=该责任很值钱。
没毛病。
先讨论:不带身故责任的风险
重疾的赔付条件是有严格的定义的,比如脑中风后遗症: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天后,仍遗留后遗症。
如不幸直接因为脑中风死亡,则无法按照「脑中风后遗症」的重疾给予赔付。
如果我们买的是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可以按照身故给予赔付,赔付金额与重疾一致。如果是不带身故责任的,则只能退还现金价值。
再讨论:带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的局限性
如定期到70岁,保费相当于终身型的60%。但是70岁后保障责任结束,保费不予退还。
如定期到80岁,保费相当于终身型的80%。同样,80岁后不保障不返还。
灵*三问:
我们真的缺这几千的保费差距吗?
我们真的要为这不大的保费差距去*博吗?
未来经济宽裕了,这个选择会不会让你后悔?
No.3
这也许是一份你赔不了的保险
互联网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没有经纪人或者代理人参与的购买行为。
客户自主打开链接,根据网页提示进行健康告知,智能核保,最终进行投保。
没有可追溯的合规销售行为,导致因为购买过程失误最终导致的拒赔等风险,全面由客户承担。
这里有个观察到的很有意思的数据。
我们每个客户投保前都会询问基本的健康情况,
投保过程中也会要求客户仔细阅读健康告知,
很多客户都说没有没有。
医院就诊会被询问既往病史,
客户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细思极恐。
有经纪人参与的销售行为尚且有诸多漏报的现象,
何况客户自主购买?
有多少当年买百万医疗的客户,根本就不知道有健康告知这个东西就点下一步了?
保险是复杂金融产品,请保持敬畏之心。
常问常答
FrequentlyAskQuestions
保险经纪人可以销售互联网产品吗?
可以。
影响我的收入吗?
不影响。
为什么我不推荐互联网产品?
因为对行业的敬畏,
因为对客户服务品质的追求。
我已经买了互联网重疾险产品怎么办?
复盘产品细节,认清产品是不是你要的,
如果不是,考虑补充或者调整。
医院和体检中心一定要慎言。
万一某天撕上了,欢迎来找我支招。
咨询请加
明亚保险经纪人
张莉莉Dalili
宁波诺丁汉大学硕士
毕业论文刊登于知名国际刊物
银行工作7年,服务上千客户
世界强国有银行从业经历
曾任商业银行公司部总经理
医院医生家属
专业英语八级
你在看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