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非心血管专业人士阅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知识!
汪芳心语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要忘掉的是失败,要牢记的是教训。
关爱老年人警惕血管性痴呆左手拿着钥匙,却因为找钥匙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刚吃完降压药,要不是女儿拦着又要再吃一遍;遛弯见到熟人,愣是叫不出名字……我们身边常有老人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嗔怪一声“老糊涂”了,当然也会考虑可能是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不过很少人会想到有些“痴呆”并非神经性疾病,而是因为血管出现了问题。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什么是“血管性痴呆”以及其特点和防护措施。
1什么是“血管性痴呆”?临床上碰到血管性痴呆的病例时,患者及家属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了解了致病机理后,就会明白“血管性痴呆”其实也是有因必有果的。
正常情况下,大脑组织中参与认知功能的重要部位正常运转,所以人表现出“正常”。而这些重要的部位对缺血、缺氧、出血和感染等非常敏感,一旦长期处于不良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的病症。比如缺血、缺氧能够引发神经元坏死,逐步出现认知障碍;再如脑出血,若发生在脑实质,会形成压迫,进而可能阻断脑脊液循环通路,诱发不同程度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血管病变后产生了失语、失智和认知障碍等痴呆现象。其中“血管性”一般包括脑外伤、脑出血、脑中风等疾病导致的损伤,这些损伤能引起脑缺氧、脑出血或因此而诱发感染等。如果病情严重或久治不愈,痴呆很容易找上门来。
2“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的第二大类型,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名。血管性痴呆起病进展有快有慢,有些患者一次脑中风后就发病,也有些患者则是逐渐发展的,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加,痴呆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与“传统意义”上的痴呆差别不大,如认知障碍、智力减低和语言障碍等。但是也有其“特点”,比如患者对人名、地名、数字及日期等最容易遗忘;再者就是工作能力下降,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常常会表现出“怎么最近我的脑子不灵光了”。痴呆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不论近事记忆还是远事记忆都明显下降,患者往往会出现六亲不认、冷暖不知、言语不详的情况,甚至都无法做到生活自理。
血管病变的损害部位不同,患者的表现症状也会不同。
比如大脑左半球病变时,患者多会在听、说、读、写方面出现障碍;大脑右半球病变时,影响的是视力;大脑前动脉病变时,患者情绪低落,缺乏热情;大脑中动脉病变时,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大脑后动脉病变时,可导致产生幻觉等。
因此,临床上大夫们多根据患者的表现,结合相关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3如何预防“血管性痴呆”?对于疾病的治疗,肯定是赶早不赶晚。若血管性痴呆患者已经出现记忆力较差的症状时,多半说明患病时间挺长了,现在开始诊治恐怕杯水车薪。因此,大家更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