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年修订版)》正式实施。这是时隔13年,重疾险迎来一次大修订。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对保险观念的转变,重疾险成为热销险种。而在这一形势下,重疾险为什么要重新修订?修订之后的重疾险,又有哪些变化?保费会上涨吗?
两严七松降概率新规更适合当下重疾险,顾名思义是“重大疾病保险”。对比重疾险新旧规定,最大的差别在于对“重大疾病”的定义。
总体来看,此次重疾险修订,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优化分类,建立重大疾病分级体系。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
比如甲状腺癌,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癌症。在此前的重疾险产品中,甲状腺癌作为重症给予理赔。而在新规中,对于甲状腺癌的理赔进行了分级设定,I期甲状腺癌按轻症进行理赔,即按30%保额进行赔付。只有当认定为II期以上的甲状腺癌,才能按重疾险%保额进行理赔。
对此,保险代理人姚尧认为,通过科学分级,一方面充分适应了医学诊疗技术发展,将部分过去属于重症疾病,但目前诊疗费用较低、预后良好的疾病明确为轻症疾病,使赔付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也适应重大疾病保险市场发展实际,对目前市场较为普遍的轻症疾病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二是增加病种数量,适度扩展保障范围,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并适度扩展保障范围。
三是扩展疾病定义范围,即对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等8种疾病的保障范围进行扩展,完善优化了严重慢性肾衰竭等7种疾病定义。
“新规更为科学,更适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保险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程琨用“两严七松降概率”进行概括。“两严”,指的是恶性肿瘤与严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两个病症的标准更严格。“七松”,是对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严重脑炎后遗症或严重脑膜炎后遗症、主动脉手术等七项病症的要求降低。“降概率”,就是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这一概率的降低,带来的是理赔风险概率降低。
程琨说,以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手术为例,旧款重疾险理赔条款中,必须是开胸手术才可以理赔,而在新款重疾险理赔条款中,只要在手术中切开心包、心脏治疗就可以给予理赔。“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患者得到了更好的医治,那么保险也应该顺应趋势,进行调整。”他说,新规更强调保障性。
女性保费将上涨年1月是陈如收获颇丰的一个月,她当月销售的重疾险保单件数和保费,接近其年的总和,“一月最后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双录’(即销售时必须录音录像)十来个小时,提前跟客户约好时间排队投保。”她表示,1月本就是保险公司的开门红时间,正好遇上重疾险新规出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健康类保险产品宣传,“1月中下旬的时候,很多许久未联系的客户主动找上门,购买旧款重疾险。”陈如说。
陈如不是个例,保险经纪人同样业务繁忙。“年1月,或将是近几年保险行业重大疾病保险营销最好的时候。”姚尧告诉笔者,当月很多保险公司都出现了大面积投保拥堵、部分时段投保系统瘫痪的情况,少部分保险公司到目前还有过万件1月份投保的重疾险保单在核保状态。
相比于1月份保险业的疯狂营销,新规正式实施后的2月份,友邦保险代理人陈如的重疾险保单销量急速下降,“绝大部分潜在客户被消耗了,没来得及买的则是在犹豫。”陈如说,有的是没想好要不要购买重疾险,有的则想等等看保费会不会降。
姚尧认为,对于重疾险的价格,不能一概而论是上涨还是下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而且由于产品形态的多样性,很难直接进行价格对比。”他说,据从多家保险公司精算部了解,大多数保险公司还在观察市场的新重疾险反应、各家产品的形态及费率。姚尧预计,更多的新重疾险产品会在2月底之后上市。“保费的变化,是基于保障责任的增加而变化,而非责任不变只变保费。”
程琨给笔者提供了一个图表。该图表根据《中国保险行业经验生命表(-)》非养老金生命表以及《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以精算模型测算。按照重疾险的新旧条款,30岁成年人未来每年患重疾的可能性下降曲线图,一个30岁成年男性,在50岁前患一次“新重疾”(即新款规定的重大疾病病种)的可能性,每年要低于“旧重疾”(即旧款规定的重大疾病病种)。
而对于30岁的女性来讲,在50岁前的某些年龄段,比如38-47岁,女性得一次“新重疾”的可能性甚至要高于“旧重疾”。中再寿险发布的理赔数据同样揭露了女性更容易患重疾的趋势:-年间,女性的重疾发生率是-年间的1.55倍,远高于男性。
对此,有业内人士估计,未来,女性购买重疾险产品的保费将增加。
健康险迎来新机遇中国的重大疾病险最早出现于年,脱胎于欧美相关保险险种。由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医疗技术不发达等原因,我国于年进行了第一次重疾险改革,统一了所有外资、内资保险公司对重疾的定义,确保前25种必保重疾。
制定本土、专业、科学的行业规则,并且应时而变,在医疗技术进步中主动迎接变局,这也是此次重疾险改革的重要原因。在早前的答记者问中,保险业协会也一直强调,旧版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加以修订和完善,此次重疾定义修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规范定义条目,切实保护和提升消费者保障权益”。
新规开启重疾险的新时代。部分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新重疾险产品,在中意人寿推出的新款产品中,更为强调“产品+服务”“产品+健康”的双管家模式,且根据轻度、中度、重度设置了不同的赔付方案。阳光人寿也推出“保险+健康管理”模式,聚焦当前医疗资源紧张以及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周期短的现状,整合全国1医院优质资源,将健康管理服务嵌入新推出的保险产品之中;中国人寿推出的新产品提高了轻症赔付次数,增加了特定疾病额外赔付比例,同时给客户提供了可订制的“可选包”,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配置需求。
“经过年的疫情,消费者的健康观念和态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淡出的保障服务不能满足需求,保险作为金融产品的服务属性要更凸显。”中意人寿有关人士说。
商业险,正在成为消费者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程琨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投保商业险也需要做好险种的配套。重疾险作为定额给付型的产品,当被保险人患了重大疾病,无论花费多少,赔付的金额都是固定的,按照保额赔付或者按照合同规定的保额比例赔付。“之所以有些客户在购买医疗险产品后,交十几万元保费,增加保额数百万的重疾险,就是用来抵消患病后的收入损失风险,作为收入补偿。”他说,消费者需要统筹考虑医疗险、重疾险、护理险等多个险种产品的组合,给自己尽可能完善的保障。
撰写:陈娴朱晓燕赵伟莉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陈娟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