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代表作品。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他还是一个善于养身的养生家。他的《道德经》里,不但提出了很多治理天下的思想,也提到很多处世哲学和养生观念。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包含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体现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哲学,反映了道家的处世思想和“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道德经》的养生观念对我国传统医学影响深远,后世很多经典理念都有它的影子。《内经》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对中医养生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德经》涉及的养生问题主要有:道法自然,谦逊无私;少私寡欲,知足知止;贵柔戒刚,以静为正等,下面我们可以具体看看老子是怎么论说的。
一、心性向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白话解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水善于滋润万物,给万物以好处,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它可以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具备上善的人总是待在最适宜的地方,他的心胸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他与人来往和善亲切,说话诚实可靠,他为*精简,能够成功,做事发挥所长,符合时宜。因为从不争夺什么,不与谁发生争执,所以他不会有过错而被埋怨。水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的流动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形态,这种常见的形态带给人们很多感悟,它像时间一样流逝,永不复返;它像智者一样,最终抵达自己的目的地。在老子眼里,水却告诉给我们一个最根本、最智慧的道理,那就是“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上善”。
“善”究竟是什么,历来人们有很多争论,但不管它是指善良、和善、善心或善意讲,还是做为善于、擅长讲,这个善都跟我们自身密不可分。真正的善会让我们的心灵明净、柔软,会让我们的心态平和宁静。拥有这样的心灵和状态,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柔韧而坚强。
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这对于我们修炼身心,修身养性都很有帮助。当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处在清幽明澈的状态,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清澈。生活里,要像水一样具有柔性,不争强好胜,不别出心裁,也不刻意违逆抗争,像水一样顺从生命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能永无过失,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
二、顺应自然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白话解尽力达到心灵虚无的极致,坚守生活的清静不变。万物都在蓬勃的生长,我因此考察它们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返回它们各自的本原。这本原就叫做“清静”,清静就是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归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知道了这个规律就是明智。不知道这一规律的,盲目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受凶祸。懂得自然规律就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就会公道无私,公道无私就会周全,周全了才符合天理自然;符合天理自然就是“道”,“道”久长不变,能让人终生不遭遇危险。老子在本章提出了“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概念,其实这四个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老子认为人要“致虚”、“守静”,遵循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归根”、“复命”,抵达真理的根本。这个观念用于养生中,就是要我们行动做事,一定要符合“道”,顺应自然规律来养生,生命才能久长。
“守静”是老子养生理论的特点之一,他把静寂不仅看成是一种状态,而且视为各种运动的共同趋向。只有心灵达到极度的静寂,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体会到万物生长和死亡这一生生不息的宇宙奥秘。想要保持生命的勃勃生机,我们也需要“守静”,让身心回归并圆融于自然规律。
很多人也特别注重养生,可就是不尊重自然规律,非要追求自己无法到达的境地,结果却是损害健康和寿命。就拿运动来讲,很多人认为运动有利健康,就天天锻炼,过度锻炼,可是这样的锻炼很容易违反生命的自然状态,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许多著名的运动员在中老年阶段就出现各种疾病,衰老加速,就跟运动过量有关。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就是提醒人们,不按照规律来,盲目行动就会带来灾害。所以,符合自然规律地养生,不刻意,不违逆,这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
三、清心寡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
白话解五彩缤纷的颜色会让人眼花缭乱,五音嘈杂会让人听觉失灵,多种多样的美味会让人口味败坏;纵马狩猎,会让人心思狂乱;难得的财物会让人心生杂念,损害操行。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目的在于填饱肚皮,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他摒弃物欲的各种诱惑,而选取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杜绝聪明,抛弃智巧,百姓反而能获益百倍;抛弃掉所谓的仁和义,百姓才能恢复敬老爱幼的天性;抛弃掉巧诈和货利,盗贼自然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都是纹饰之语,不足以作为治世为人的原则。所以要让人们遵循这几方面的思想认识,保持外在的朴素,纯洁朴实的内心,减少私欲等杂念,抛弃仁礼的虚浮学问,才能没有忧患。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满足各种欲望,填饱肚子,穿暖和的衣服,喝足够的水。然而欲望是可以不断扩充的,当人们满足了简单的欲望,就会追求更多更好的享受。老子看到了人类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也看到了这种追求带来的危害,所以他主张“为腹而不为目”,控制毫无节制的欲望,力求简单的生存。
太过舒适的生活的确对健康有害。现代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现代人的生活,可以说在舒适度上远远超越了以往。人们出门乘车,很少步行,工作则坐在电脑前,或者用各种机器替代劳动,但是现代人的健康问题一点不比过去少,而且很多原先只有老年人才得的疾病,年轻人也有了,像颈椎病、肥胖症、脑中风等,都有越来越普遍的倾向。很多年轻人喜欢夜生活,经常放纵自我,暴饮暴食不加节制,或者沉迷在声色享受里不能自拔,这都为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不管是哪一种放纵和享受,只有我们对欲望不加控制,就会深受其害。老子指出过度的物欲享乐生活会带来弊害,要避免这些危害,就需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过一种简单的有节制的生活。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养生家很有影响,如《内经》就提出了“恬惔虚无”、“志闲而少欲”的观点,是老子观念的延续。
注重精神和情欲方面的修养,是老子养生观念的重要方面。他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的根源,是伤身损寿的根源。真正会养生的人会保持内心的质朴,减少私心和各种欲望,抛弃仁礼等无用的学问,让生命复归简单和淳朴,这才能自然长久。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选自《养生名著导读》,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刘焕兰,人卫中医编辑整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养生◇男人的“强阳穴”,女人的“不老穴”
◇养生◇教你推揉腹部,把体内的寒气“推”出去
◇养生◇一天都在看手机,肾精也在慢慢地消耗,但却一点感觉都没有(精气神的养生知识)
◇养生◇穿九分裤、露脚踝,伤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养生◇你身上有8个“养生窝”,按一按更长寿!
◇养生◇秋天补肾,为冬天打基础
◇养生◇腹为阴,背为阳:按摩4个地方,让阴阳平衡,气血通畅!
◇养生◇看看大拇指,就知道你肺部是否健康,养肺只需…!
◇养生◇秋季叩击、艾灸八髎,通治妇科病男科病!(视频教学)
◇养生◇冬吃萝卜夏吃姜,究竟对不对?
◇养生◇夏季养生:少食物、会走路、善避暑、别发怒
◇养生◇保护卵巢一定得知道的6个饮食习惯(女生须看)
◇养生◇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养生◇付国兵独门拉筋法:身上筋结散,体内百病去!
◇养生◇人体8个“养生窝”的按摩法!(实用)
◇养生◇这套懒人养生法,躺着就能治病,无病可强身(有视频讲解)
◇养生◇女子养生,一定要注意这些......
◇养生◇白头发越来越多,你一定有这些坏习惯,赶紧改!
◇养生◇家中常备这种米,人到中年不肾虚!
/在線問診請掃碼/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