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
★
stroke
★
01
脑中风防治与康复
《脑中风防治与康复》主编:何秋年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动脉堵塞或破裂出血,导致相应部位的脑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又将其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的储备,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缺血数分钟后,脑细胞就会死亡,而且脑细胞几乎不能再生。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来说,符合条件者,可采取溶栓的方法使堵塞的血管再通。由于脑缺血只有短时间的可逆性,因此脑梗死溶栓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一般来说,在4.5小时之内的溶栓治疗使*金治疗期,而且越早越好,在发病3小时内最有效,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如果超过最佳时间再进行溶栓治疗,往往无效,而且风险增大,甚至引起出血。
因脑的自我修复能力差,脑中风反复发作对脑组织的破坏会越来越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也显著增加。
约80%的脑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且大多数大脑半球深部的基底节区,其次发生在丘脑和脑叶。
约20%患者出血发生在脑桥和小脑,极少数发生在中脑或脑室。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分支破裂所致。
基底节区被称为深穿支的一些小动脉与大动脉成直角走行,拐角的动脉壁长期受到血流冲击,更容易再变性的基础上形成微动脉瘤,因而易发生脑出血。该区域的出血容易引起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如果出血发生在左侧半球还会造成失语。丘脑出血感觉障碍较突出,脑叶出血最常见于顶叶,其次为额叶及颞叶。
02
细说中风
《细说中风》吴兢
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堵塞的血管是否为主干血管密切相关。
人脑由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两套血管供血。颈内动脉系统又称前循环,其血流主要供应眼球及大脑半球前2、3和间脑的前部。颈内动脉左右各有一支,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在颈深部上行,穿劲动脉管(岩骨)入颅,弯曲上行,沿途主要分支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末端分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及其分支统称为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为后循环,其血流主要供应内耳及大脑半球后1/3、脑干、小脑和间脑的后部。椎动脉左右各有一支,它穿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上行进入颅内。左右两支椎动脉血管在脑内合成一支,叫基底动脉。基底动脉末端分出两条大脑后动脉。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还发出粗细不等的小血管。
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的损伤及其敏感且耐受低。阻断血流30秒,脑代谢就会发生改变。缺血1分钟,神经元活动就会停止。而完全性缺血超过5分钟,脑组织就会坏死。神经细胞使不能再生的。因此临床把握有效的治疗时间,尽早评估脑组织灌注十分重要。ASL可用来探索闭塞血管,评估缺血半暗带。
0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的、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h,最长不超过24h,无后遗症,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TIA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突然,历时短暂,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后遗症。依据微栓塞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1.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时可出现有一过性单眼黑矇、甚至失明,发作性偏身瘫痪或单肢瘫痪,发作性偏身感觉障碍或单肢感觉障碍等表现,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步态异常、手指精细动作差(如:扣扣子、写字、系鞋带)和(或)肢体感觉丧失/麻木、手套、袜套样感觉等。如为主侧半球受累还可出现一过性失语,如言语不能、无法理解文字、无法听懂语言、无法命名物品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见的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复视和耳鸣。可有单侧或双侧面部、口周麻木,嘴角歪斜,单独出现或有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典型或不典型脑干缺血综合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心率、血压的突然改变、猝倒等表现。
TIA患者近期及远期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TIA患者第一年内的脑梗死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3~16倍。
1.挽救“半暗带”
局部脑缺血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脑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中的脑细胞已死亡,但缺血半暗带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细胞。所以,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个主要目的,这也是内外科治疗脑梗的理论基础。
2、康复治疗——向正常脑组织寻求代偿
一般建议,在脑梗后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病情不再进展时便可开始康复治疗,而且康复治疗需要贯穿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循序渐进。虽然脑卒中导致的坏死的神经细胞不可再生,但神经细胞之间的神经环路及突触具有可塑性。研究表明,脑皮质功能区可受刺激而发生变化,频繁刺激可使相应脑区扩大,而有效、有计划且分阶段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最近看的基本关于脑卒中方面的书,整理下笔记。
Sandora苗支持果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