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1月13日讯(记者晏雯通讯员杨岑杜巍巍)“严重的冠心病会引发心梗,大家警惕性相对较高,然而会导致脑中风的房颤却鲜为人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临床上约5个脑中风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惹的祸。”11月13日上午召开的第十一届扬子江心脏论坛暨年心房颤动高峰论坛启动仪式上,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医院心血管内科*从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本次论坛于11月13-15日在汉召开,由医院、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共同主办,会上对12家“第三批次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单位”、家“第三批次中国房颤中心通过认证单位”,以及家“第四批次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授牌。葛均波院士、张澍教授、*德嘉教授等20余位国内顶尖心血管病专家,将为与会者进行专场培训。
密集铺就我国“房颤防治网”
4年来,全国家房颤中心通过认证、43个地市成立房颤中心联盟建立房颤分级诊疗体系、累计收集房颤患者数据例……论坛上透露的数据,绘就了我国正在铺就的一张密集高效“房颤防治网”。
*从新教授介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万,但患者知晓率仅为40%、抗凝比例约3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和死亡率超过50%,一年内复发率超过1/3,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从新教授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规范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自年全面启动,借鉴发达国家的房颤中心建设相关经验,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有效提高我国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改善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从而实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项目启动以来,在国家健康*策的指引和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致力于房颤的科学管理,目前全国已有医院积极响应。
规范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包括房颤在内的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11月12日,在大会正式召开的前一天,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中国房颤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共同主办的“心律失常药物规范化治疗培训项目暨参松杯病例交流全国活动”启动。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心研所所长*从新教授表示,遏制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的死亡率、降低总死亡率,是好药必须同时满足的3个条件。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不能改善预后,有些药品虽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但不能降低总死亡率。“中药在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如参松养心胶囊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改善缺血区微循环、抑制缺血心肌电重构、逆转缺血区交感神经重构等作用。”*从新教授说。
作为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品牌培训活动,“心律失常药物规范化治疗培训项目”主要围绕心律失常治疗策略、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药物的正确使用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巡回讲座和病例分享。以扭转目前心律失常的用药困境,让广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成立全国首个左心耳封堵专家委员会
近年来兴起的左心耳封堵术,已被证明是预防房颤引发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为加强房颤卒中预防新技术的推广、规范左心耳封堵技术的临床应用,以最大限度降低卒中的危害,大会期间,还将于11月14日成立湖北左心耳封堵专家委员会。
全国首个成立的该委员会,将致力规范左心耳封堵技术操作,统一手术疗效的评判标准,严格规范术前后诊疗常规,提高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疗整体数量和治疗效果,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