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C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相应血管闭塞,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群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脑部血供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的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在我国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0%~80%。其发病特点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急性期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约为50%,复发率约为40%.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咽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咽斜等症状。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脑梗死临床多表现为“中经络”。《*帝内经》无中风病名,但对中风已有不少记载,描述为“大厥”“薄厥”“偏枯”“仆击”“风排”等,治疗则重针灸。至汉代《金匮要略》始定名为中风,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丁然而,从秦汉直至隋唐,始终认为本病病因以“外风”为主,并以风邪入中深浅、病情轻重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治疗多用祛风、扶正的方药,如《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茏汤,《备急千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
唐宋之后,突出“内风”,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张元素认为“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李东垣认为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致中风。元?王履提出“真中”“类中气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了治疗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清?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在清代,中风分类趋于精细,如分为真中风、类中风、阴中、阳中、热闭、寒闭等;辨证用药更为精当,创制了多种有效方剂,广泛用于临床。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很多,可分为血管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及血液成分因素。最常见血管因素主要是指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及其他血管因素如脑动脉炎、动脉栓塞(主要来自心脏)。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可促使动脉硬化形成。血流动力学因素主要指高血压及低血压。血液成分因素只要为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等情况。
(二)发病机制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依赖于供应血管本身病变,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成分和推动血液流动的血流动力学三个因素。三大因素互相调节和代偿的失衡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和动脉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增高,血小板的功能亦可随之发生异常,但可通过动脉灌注压的升高而保持脑血流的供应正常。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患者的血压波动、血容量的突然缺失和手术失血、感染性休克、腹泻等血压过低或各种栓子脱落均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脑血管一旦阻塞,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即发生缺血性病变。然而,由于脑供血的良好的侧支循环,动脉阻塞的完全程度,以及机体本身的消融机制等启动,梗死区的脑组织可不发生缺血性梗死,而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缺血半暗区、缺血性脑损害的级联反应。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有缺血时间、侧支循环的形成及脑组织需氧程度。
二、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1.内伤积损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或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降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9%